请输入关键字

我校副校长达胡白乙拉一行出访推进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合作交流

10月7日-11日,我校副校长达胡白乙拉带队赴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访问,先后参访了该校斯旺西校区、卡马森校区和伦敦校区,与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校领导、相关学院院长和老师就两校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我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海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随同出访。

内蒙古大学师生研修实习基地挂牌

10月7日下午,在斯旺西校区举行了内蒙古大学师生研修实习基地挂牌仪式,达胡白乙拉和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Kevin Zhu(朱威)副校长为实习基地揭牌。

我校师生研修实习基地揭牌

就进一步推进的合作项目展开深入交流

10月8日,在斯旺西校区,达胡白乙拉一行与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首席运营官(常务副校长)Peter Mannion、副校长Kevin Zhu(朱威)、斯旺西校区和卡迪夫校区教务长Ian Walsh、基建项目、地产及设施行政主管Geraint Flowers、管理与健康学院院长 Gareth Davies、教育与人文学院院长Jeremy Smith、管理与健康学院副院长Vic Saunders座谈。

达胡白乙拉强调,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是内蒙古大学的海外重要合作伙伴,双方自2019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交流项目,先后有110余位老师和学生赴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访学交流。此次出访,旨在进一步深化两校的合作,拓展合作范围,推进具体合作项目尽快付诸实施。Peter Mannion表示,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特别重视与内蒙古大学的合作,往期交流的内蒙古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表现都非常优秀,希望将来扩大合作交流的专业范围、做实具体的合作交流项目,采取新的举措在人才合作培养上有新的突破。

双方就合作举办“1+1+1”硕士双学位项目和“2+2”本科双学位项目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就如何具体落实项目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一致;双方就学期或学年插班交流项目和“2+2”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展开讨论,明确了项目开展的模式和双方需要做的工作,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着手实施。

座谈会现场

达胡白乙拉和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常务副校长Peter Mannion交换礼物

10月9日,在卡马森校区,管理与健康学院学术主管Gareth Hughes和该学院卡马森校区教师Dylan Blaine、Louise Emanuelle、Kath Griffiths就该学院开设的课程和目前开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做了具体介绍,并回答了达胡白乙拉一行提出的问题,双方就管理和商科领域可能拓展的合作项目进行了洽谈。

座谈人员合影

参访三个校区和慰问访学的师生

访问期间,达胡白乙拉一行参访了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斯旺西校区、卡马森校区和伦敦校区,了解了每个校区的专业设置、特色科研、校企合作情况和管理运行模式,并看望了在卡马森校区进行三个月访学交流的内蒙古大学5名研究生和2位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以及在伦敦国王学院公派留学的白维军教授,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他们充分利用访学交流的机会提升专业素养,拓展国际化视野,早日学成返校。

参访斯旺西校区

参访卡马森校区

参访伦敦校区

与我校访学的研究生和攻读博士的学生合影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创建于1822年,是继牛津和剑桥之后,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最古老的皇家宪章大学。威尔士亲王、英国王储是大学的皇家赞助人。大学建校以来经历过多次合并重组——原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学院(成立于1822年)、卡玛森三一学院(成立于1848年)、原斯旺西城市大学(成立于1853年)以及整个威尔士大学(成立于1893年)先后并入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大学现有斯旺西、卡马森、兰彼得、卡迪夫、伯明翰和伦敦6个校区。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办学领域涵盖艺术、工科、商科、文科、教育等多学科,且在多学科领域都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拥有在校生27,000余人。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在计算机、汽车工程、艺术设计、商业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世界声誉,并且在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获得来自泰晤士报、卫报、完全大学指南、TEL等英国各大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2024年,大学诸多专业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榜单之一的卫报(The Guardian)上表现突出:教育、工程(机械)、考古和音乐威尔士排名第1,设计与工艺、电影制作和摄影、艺术全英排名分别为第3、第4和第5。英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调查(DLHE)中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致力于国际化办学,每年由来自全球近千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大学与兰州大学、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众多中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开办了三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素材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