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我校校长武利民、学术副校长胡薇、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郑丙莲教授参加调研。

曹晓风院士说,内蒙古自治区在畜牧业和草业领域具有显著发展优势,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着力开发利用饲草种质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生物育种技术与盐碱地治理协同发展,为自治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武利民说,内蒙古大学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在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上的引领作用,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高水平人才引育、前沿交叉学科布局、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我区农牧业科技“突围”,更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郑丙莲代表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汇报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研究成果、工作规划等。
与会人员围绕生物育种、饲草高效利用、高层次人才培育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后,曹晓风院士以“新型高蛋白饲草田菁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利用”为题,为学院师生作了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田菁基因组测序、耐盐碱机制解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重度盐碱地改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
我校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及相关科研团队参加相关活动。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武涛 审核:刘雪峰 终审:阿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