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蒙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生在科研与文化领域的双向理解与成长,6月10日至7月7日,来自蒙古国国立大学的8名优秀本科生在我校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暑期实习与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实验实践、现场参访及讨论课程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科研体验和跨文化交流机会。
本次实习交流活动由我校主办,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承办。活动聚焦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了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以及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多种前沿应用。

开班仪式合影
在人文与自然历史交流周,学生们参观了乌兰夫纪念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蒙古科技馆和我校校史馆、生态文明馆,深入了解了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多位教授刘健、王建国、胡日查、董阿力德尔图、哈达、李昕宇、贺喜白乙、丁国斌、刘宇等,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蛋白质基纳米材料设计、组织工程、纳米反应器、生物功能材料、药物载体开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技能培训,并参访了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伊利健康谷等实习单位。

参观现场

进行理论学习、实验学习,参访实习单位
在7月4日举行的结业仪式上,来自蒙古国国立大学的学生代表进行了汇报展示。仪式上,我校为每位来访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和纪念品。

结业仪式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文娟 终审:阿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