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全区“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主题宣讲活动在内蒙古大学举行

宣讲现场

近日,由科技部十司指导,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卫健委、科协等自治区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协同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联合主办,内蒙古大学、自治区科技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主题宣讲活动在内蒙古大学举办。宣讲活动聚焦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旨在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科研人员尤其是新入职(学)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意识,激励青年科研人员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诚信规范,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活动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同步直播”的形式,实现了科研群体的广泛覆盖,确保科研诚信理念传递至科研一线。

科技部十司副司长于晓燕讲话(线上)

科技部十司副司长于晓燕深刻阐释了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作用,详细介绍了国家对于科研诚信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考量。她针对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学会协会、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等不同主体如何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全国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重点任务与推进路径。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讲话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立足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全局,结合当前科研领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系统分析了科研诚信建设对保障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详细介绍了行业主管部门在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监管、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下一步工作安排,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严守学术道德底线、规范科研行为提供了明确遵循。

校长武利民讲话

内蒙古大学校长武利民从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出发,深入阐述了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对提升学术质量、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重要意义。他向广大师生提出殷切希望,明确了高校在完善科研诚信教育体系、营造优良学术氛围等方面的责任担当,为高校推进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引。

副校长周建涛主持专题报告

四家单位联合发布科研诚信倡议书

青年科研人员代表作科研诚信承诺

活动现场,内蒙古大学联合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免疫学会发布了科研诚信倡议书,向全区科研工作者发出恪守学术诚信、弘扬优良学风的号召,并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与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治区第四医院、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青年科研人员代表共同作出科研诚信承诺,用坚定的誓言表达了坚守学术初心、共同构建良好科研生态的决心。

宣讲环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亚军以《恪守科研诚信 方能行稳致远》为题作主旨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对国内外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系统讲解了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核心要点和实践路径。中国科学院监督与审计局原局长杨卫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彭耀进博士,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许晋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瑞教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张怀文教授等区内外五位专家聚焦科研诚信领域关键议题展开专题分享,内容涵盖科研诚信问题、生命科技伦理、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论文发表和AIGC使用相关规范、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研究与思考等,全方位引导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加强学术道德和作风建设,以追求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态度投身科研事业。

主办单位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学会的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和青年科研人员,部分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和青年科研人员,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代表等200多人在主会场参加活动,部分自治区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学会及各盟市科技局相关人员在线上参加活动,观看直播人数超2700人。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武涛     审核:李文娟     终审:阿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