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沪蒙高校共商AI赋能教育改革 56所高校代表在呼和浩特市聚首——我校成功举办“沪蒙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

会议现场

为落实沪蒙教育合作协议任务要求,加强两地高校合作交流,10月23日,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共同指导下,由内蒙古大学主办的“沪蒙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学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致辞,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凤莲主持会议。沪蒙56所高校的150余位高教代表参加会议。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伟讲话

李伟说,推进自治区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是破解区内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瓶颈的关键举措。上海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经验,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提供了宝贵借鉴;而内蒙古具备的绿色算力资源与广阔应用场景,也将为上海高校科研实践提供独特支撑。本次交流会既是“上海经验”的分享会,“沪蒙资源”的对接会,更是“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创新”的推进会,“上海技术+内蒙古场景”的合作模式必将催生更多教育创新成果,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加速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讲话

赵震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并非简单地将技术引入课堂,而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变革。沪蒙两地教育合作底蕴深厚,已从初期的师资培训、专业共建,逐步拓展至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协同的新阶段,成为区域协作的生动典范,期待沪蒙两地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合作机制,不断凝聚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为两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动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学讲话

张彦学感谢上海市教委、各高校及教育专家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与协作精神,将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和宝贵实践经验向内蒙古延伸。他说,教育合作是沪蒙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驻沪办始终秉持“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依托厅局、服务盟市”的宗旨,全力推动沪蒙全方位合作走深走实。面向未来,驻沪办将继续坚守服务初心,持续搭建协作桥梁,推动合作常态化落地。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作报告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中心副主任云永旺作报告

经验分享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中心副主任云永旺分别以“在数智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复旦大学“AI大课”建设情况”为题作报告。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郭旭东、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拔尖与通识教育办公室主任刘俊升、上海大学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苏贵斌、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处长朱保华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济探索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面对AI发展教学新形态建设和实践”“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智教融合・AI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内师大实践”“内蒙古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分享了实践经验。

考察调研现场

会后,与会代表实地考察调研了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智算中心等地,深入了解了自治区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与数字经济发展成效。

本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是沪蒙教育协作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更是两地落实“人工智能+教育”战略的具体行动举措,为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合作,共同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协作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校友工作与国内合作办公室     编辑:武涛     审核:李文娟     终审:阿茹娜)